业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动力电池比作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那么应用在电池组上的导热材料就是维持心脏持久稳定运行的肌膜组织。导热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导热材料常用于发热源和散热器的接触界面之间,通过使用导热系数远高于空气的热界面材料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率。常见的导热材料包括导热凝胶、导热灌装胶、导热石墨片等。
凭借着良好的导热和绝缘性能,导热材料已成为生产制造环节不可或缺的一员。此前的一项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从48.5亿元上升到83.8亿元。近几年,消费电子、5G技术商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发展更是为导热材料市场加了一把火。
顺应市场的变化,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戈新材”)在10余年的时间里紧抓三扇机会“窗口”,完成了几次关键转型,从主营阻燃剂到将导热材料上游的导热剂视为重点发展领域,从主要面向电子制造业生产导热剂,到紧盯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热点探索研发生产应用场景更广泛的功能型材料。
每一次转型,都让金戈新材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该公司在整个下游导热材料的国内客户有600多个,客户资源处于行业前列,其中就包括华为、格力、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过去8年的时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从5000万元增长到目前近4亿元,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将增长50%以上。
机会“窗口”相继打开
金戈新材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时代机遇与自我创新相互碰撞的结果。其前身佛山市金戈消防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消防灭火剂的传统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靠生产应用在电线电缆、电子电器、建筑装饰等材料中的阻燃剂起家,亦是国内当时为数不多进入阻燃剂领域的企业。但由于阻燃剂的工艺技术门槛较低,蓝海很快就变成了红海。
到了2006年,阻燃剂领域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技术可突破空间受限。恰好在此时,新的发展窗口被打开。随着全球电子制造迅速中国的转移,中国电子制造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电子产业群落,这直接催热了一个新的产业——导热材料。
在技术人员眼里,粉体材料的表面处理在技术上都有共通性。因此即便面对阻燃剂与导热剂这两个应用场景完全不同的领域,金戈新材很快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一次关键转型。
“2006年,我们的主营业务还是无卤阻燃剂。但当时一个客户找上门,希望我们可以配合去做导热剂,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金戈新材董秘薛妮娜表示,该客户是一家堪称电子制造业链主的企业,它的诉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的市场风向。
而当时,受限于技术水平,市场上基本以国外的导热材料为主,尚未有国内企业生产导热剂。
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后,金戈新材总经理黄超亮带领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导热剂领域,开始在集成电路上“做文章”,并成为第一家将国产氧化铝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的企业。
2012年,金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佛山市三水区注册成立,开始了其在功能型材料里的开疆辟土。如今,导热剂在公司营收规模里占比超过60%。
而从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为整条产业链带来了一次变革,也为金戈新材的发展打开了“第二扇窗”。
与传统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额外增加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的三电系统,取代了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零部件。随着三电系统的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技术上要求更为复杂。电机和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将热量传递出去的导热胶则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