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技术(300409)9月2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9月28日接受8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介绍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全力拓展新能源赛道,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锂电材料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业务。
公司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佛山市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瑞芬”),其下属子公司包括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门道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赣州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兰州格瑞芬碳材料有限公司。格瑞芬拥有涵盖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产品体系质量领先;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兰州基地,正在建设石墨负极产线,拟规划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目前,公司碳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公司在产销规模、客户结构、产品研发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由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相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钴盐,是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之一。由于矿物原料中钴铜伴生,所以电解铜也是公司的主要产品。芜湖新能源材料处于项目建设中。公司陶瓷材料业务为陶瓷釉料和陶瓷墨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二、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回溯2022年上半年,公司稳中求进,经营效益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2.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其中,锂电材料实现营业收入21.71亿,陶瓷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2亿,碳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其他收入3.81亿。
三、问答环节
问:公司碳材料板块产能情况如何?
答:截至2022年6月30日,青岛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江门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和年产1,000吨粉体产能,规划2022年下半年扩建至年产3,000吨粉体产能。龙南基地已形成年产1,000吨碳纳米管粉体提纯产能和年产3,000吨NMP回收产能,规划2022年下半年扩建至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粉体提纯产能。
问:单壁管进展如何?
答:公司在单双壁碳纳米管导电剂研发投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单壁管中试线一期浆料3吨/月将于9月底试产。
问:公司前驱体产能情况如何?
答: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英德基地已形成年产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一期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建成。芜湖基地已开工,积极推进建设中。
问:龙南5万吨三元前驱体什么时候可以满产?
答:龙南基地一期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部分产线已开始出货,另一部分还在调试生产过程中,产能爬坡期需要根据生产调试和客户验证进度的具体情况确定。
问:三元前驱体客户有哪些?
答:三元前驱体产品下游客户覆盖了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国外客户等。
问:公司钠离子前驱体出货情况如何?
答:公司钠离子前驱体目前已有几十吨的出货量。
问:碳酸锂项目进展如何?
答:公司的碳酸锂项目重启后,原来的生产设备需要维修调试才能投入使用。受宜春丰城市的疫情影响,碳酸锂项目的大部分维修人员无法进入厂区。公司于9月18日收到了解封通知,维修人员开始陆续进入厂区开展设备维修工作。
问:兰州基地规划的碳纳米管粉体和浆料产能建设什么时候启动?
答:恩平基地、古井基地和龙南基地产能扩张尚未完成,在目前产能扩张完成后,公司会伺机启动兰州基地扩产项目。
问:负极行业纷纷扩建产能,公司是否认为未来产能会过剩?
答:公司设立兰州项目经过了详细慎重的可行性研究和充分的评估,认为目前是很好的切入点。后期兰州项目会加快建设,逐步投产;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无机非金属釉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陶瓷墨水、全抛印刷釉和基础釉。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建筑材料行业内最主要的釉面材料生产企业之一,技术实力和经营规模均居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