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网|石英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碳痴”张国良:“攀上了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2017-07-28 1530
导读

年近50岁的他,从最初连碳纤维分子式都不会写的门外汉,一头扎进碳纤维领域中,心怀对国家的责任、凭借对技术的痴迷,带领团队

        年近50岁的他,从最初连碳纤维分子式都不会写的门外汉,一头扎进碳纤维领域中,心怀对国家的责任、凭借对技术的痴迷,带领团队一举突破了发达国家对碳纤维技术的封锁,实现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并占据我国碳纤维市场销量的70%。

        他就是张国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熟悉他的人评价:“别看他是企业老板,但技术上,他可比技术人员还要专业!”

        在张国良心中,“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技术创新。”

碳纤维的梦想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因其具备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装备、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压力容器等军民产业。  

2005年,张国良为自己的公司找寻新项目时,碳纤维进入他的视野。

        “虽然我国的碳纤维研究已有40多年,却一直无法实现产业化,而掌握这项技术的日、美等少数国家又长期实行技术封锁和垄断,导致碳纤维在我国市场始终供不应求,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听到业内人士痛心疾首的介绍,有着朴素爱国情怀和浓厚部队情结的张国良决心,“一定要完成碳纤维产业化。”

        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研究基本还局限于实验探索。专家们对张国良的想法也是一片质疑之声:“碳纤维难度太大,有些国内企业几个亿砸进去,连碳纤维原丝的影子都没见着,你能行?”

        “哪怕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张国良把打拼多年的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全身心投入碳纤维产业化之路。

        2005年9月29日,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多年从事纺织机械的生产经验让张国良敏锐地发现,碳纤维的生产原理与腈纶的生产工艺有相通之处,不过技术要求更加苛刻。

        认准了目标,张国良把自己完全抛进了碳纤维的世界:他查遍有关碳纤维的信息,记下3000多个主要工艺数据,从决定搞碳纤维的半年多时间里,他读过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足足有两米高;几个月时间,他几乎找遍国内碳纤维的专家。这股痴迷的劲头,为他赢得了“碳痴”的称号。

        “我在实现一个梦想,我被梦中的激情所燃烧,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8年前,这份由64行散文诗组成的“特别报告”打动了江苏省科技厅厅长,从最初反对张国良做碳纤维到之后的关注,进而全力支持。

        也因为这股痴迷的劲头,一群满怀碳纤维“中国造”梦想的人,带着几十年碳纤维研究的经验、拖家带口来到连云港,跟随张国良组成了一支“碳纤维产业化国家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ownet.com.cn/news/show-68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