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网|石英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骄傲!瑞中校友、中南大学教授丁发兴取得科研新成就

   2023-01-06 ​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63230
导读

日前,据湖南媒体报道,瑞安中学1996届校友、中南大学教授丁发兴再次在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其研究有助于快速准确预测金属使用寿命。据悉,中南大学教授丁发兴科研团队日前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发表研

 

    

日前,据湖南媒体报道,瑞安中学1996届校友、中南大学教授丁发兴再次在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其研究有助于快速准确预测金属使用寿命。

据悉,中南大学教授丁发兴科研团队日前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发表研究论文,构建了平面应力状态下正交异性金属损伤比屈服理论,能快速准确预测不同取向角下各类正交异性金属材料的单轴屈服应力的变化规律。运用这一理论将能绘出多种金属材料“屈服”的轨迹线,从而进一步预测其使用寿命。

丁发兴表示,借助其团队提出的新理论,对各类金属材料进行屈服轨迹分析,可使材料的利用更加充分。而目前,该团队正在对石膏、玻璃、陶瓷等其他脆性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损伤比参数进行标定,并将损伤比强度理论推进至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力争早日实现更多的工程实际意义。

丁发兴,1979年出生于瑞安,1996年从瑞安中学毕业考入中南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毕业于中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5月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丁发兴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

据介绍,丁发兴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一直从事常温和高温下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科研工作。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建筑与桥梁结构可靠性检测和加固改造技术等方面研究。他从事土木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被引1500余次,高水平中文论文60余篇,中文论文被引2500余次;出版专著2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行业标准2部,地方标准3部;主持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2项,参与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11人,硕士46人,获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1次,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2次。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ownet.com.cn/news/show-104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