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7年最新的纳米“黑科技”,这些你都知道吗?

2017-02-14 14:241090
       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直是研究重点,2017年最新的纳米“黑科技”,这些你都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1、近红外光调控的PDT光敏剂——共轭聚合物及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杂化新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唐艳丽课题组与刘成辉教授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杂化纳米材料,该新材料将水溶性共轭聚合物与转换纳米材料结合起来,实现了在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利用PDT机制产生活性氧物质而杀死细菌。

       该研究团队将聚芴乙烯苯类衍生物PFVCN与聚丙烯酸(PAA)功能化的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种β-NaYF4:Yb,Tm/PFVCN复合纳米材料用于高效抗菌。以980nm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激发上转换纳米材料,继而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激发共轭聚合物,利用共轭聚合物产生的单线态氧或活性氧物质来达到杀菌目的。

       由于新杂化材料可用近红外光激发,组织穿透力强,而且可产生高效的活性氧物质,因而,该材料在以近红外光激发来进行深层组织的抗菌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安全可靠的新型介孔氧化钽纳米载体用于放化疗协同治疗

       苏州大学刘庄课题组设计制备的介孔氧化钽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载体,既具备良好的药物载体性能,又能产生放疗增敏效应,在降低对小鼠毒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将放化疗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其中介孔氧化钽纳米颗粒是通过软模板法一步制备得来的,然后采用了layer-by-layer的修饰方法,最终在材料表面修饰了聚乙二醇等生物高分子,使得该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

       介孔氧化钽的纳米体系可以高效装载阿霉素,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并在肿瘤部位实现pH响应的药物释放,有利于肿瘤靶向化疗。钽元素本身有着较好的放疗增敏效果,使得最终的放化疗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升。此外,相比于使用游离的阿霉素进行化疗和放疗造成实验老鼠死亡的情况,该体系产生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贺州探索构建国内首个高端碳酸钙循环产业链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贺州讯(记者 骆怡 夏晓云 通讯员 陶建伟)12月初,在贺州市旺高工业区,广西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宽阔的厂房里,一台目前贺州最大的立磨机正全速开动,将矿石研磨成粉体,再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超

0评论2024-12-315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