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但将大爱润化工:年度影响力人物金涌院士

2017-01-18 14:421690

他是科学巨匠,研究流化理论数十载,著述丰厚,影响深远。在生态化工工程与工艺、产品工程、亚微米与纳米粉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他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是知行合一者,领衔组建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在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方面默默耕耘,为我国新型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和改造作出了卓著贡献。

他是教育专家,德高望重,匹望先贤。身在清华园,心系全国莘莘化工学子;坚守三尺小讲坛,化育桃李芬芳满乾坤。

他是社会活动家,耄耋之年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化工科普事业,为化工产业站台、为PX正名。他是化工科普事业的先驱,是美丽化工的倡导者与形象代言人。

大公的境界即为高尚,奋斗的年华永远年轻。他就是我们尊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贡献突出、能够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领袖人物和业界榜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等15人荣获“2016 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受人类敬仰的神叫普罗米修斯,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到人间,给深受暗夜之苦的人类带来了永久的光明。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国内化工产业一段时期以来安全环保责任和自律意识不够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能力成为木桶短板,以及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基础工业的化工日渐疏远于社会大众,相关科普工作严重缺位和滞后,造成了当前化工发展举步维艰、民众谈化色变的双输局面。破除坚冰,融释误解,让化工发展迎来更光明的前景,让民众生活在科学的无影光辉中,都急切呼唤普罗米修斯的重临。

时势造英雄。近年来,以金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化学化工科技工作者,挺身而出义务为化学科普、为化工站台,让化学化工与社会大众重返相知、相亲、相融的和谐美好境界。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应当受人敬仰的普罗米修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2009年以来,已逾古稀之年的金涌院士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大转折,走出校园和实验室,以一个科技大师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向社会、面向大众,或呼吁、或释疑、或倡议、或科普,将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的中国化工产业带到普通社会民众的面前。他如一股暖流、一阵春风,所到之处,坚冰消融、误解成见淡逝。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他的新征程,不仅掀开了自己华彩人生的新篇章,也为中国化工产业由黑变绿、由大变强的新长征做了一个醒目的起点标注。

十一五以来,国内对PX(对二甲苯)的需求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PX产量880万吨,进口则达到630吨,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为了满足国内PX需求,我国相继筹建了多个大型PX项目,仅拟于2015年前建成的就有十余个项目,其中既有中石油、中石化的项目,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的项目。

但遗憾的是,因为诸多利益因素的博弈,项目选址建设最终演变成民众抗议的群体事件,这些项目大多数不得不中止建设,有的被迫迁址另建,有的至今杳无音讯胎死腹中。其中,厦门PX项目和大连PX项目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将PX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金涌院士等人第一批站了出来,积极奔走为PX产业正名。

“PX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假如我们不再建设新厂,PX产量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有数据预测,2015年,国内PX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对外依存度将突破50%。对外依存越大,我国就越没有定价权,将来就要受控于人,而这带来的是中国出口的企业都将受到直接影响,牵扯到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PX作为一种产量大、用途广的化学品,在国外从来没有被人质疑过,而且已经工业化这么多年,不存在工艺技术上的安全性问题。国外的专家也对中国民众对PX的恐惧大惑不解。

“PX的毒性在国际上早有定论,论毒性它和汽油差不多。PX不是特殊危险品,跟炼厂产品属于同一类危险化学品,有着同样的安全生产标准和防火要求,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国际上没有关于PX生产区和居住区距离的具体限制,项目选址须距居住区100千米以上的说法子虚乌有,美国、新加坡、日韩等国都是PX生产大国,他们的生产厂区都是紧邻生活区,相聚几百米最多也就几千米而已。

中国的PX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比国外更先进。化工企业虽有危险,但是可预知的、可防控的。只要管理抓得好,安全环保就没有问题。要确保PX的安全,就必须抓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的安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废弃过程的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足够的安全监管。

在各种场合,金涌不厌其烦地宣讲着PX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对社会大众的重要意义。答疑解惑之余,他也不忘谆谆告诫地方政府和PX生产企业,缓解公众对PX的恐惧,必须处理好PX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PX产业的建设要进行全面的论证,必须接受政府和群众的监督,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找出事故的原因并且追究相关的责任,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面对群众的提问和质疑,企业要组织队伍去调查,找出问题所在,把可知可防可控的事情做好。

在金涌的倡导呼吁下,越来越多的人士加入到为中国PX产业正名的队伍中来,逐渐形成一股能量巨大的清流,为混沌迷惘中的中国PX产业带来了力量和希望。

美丽化工概念的提出,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又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对化工行业而言,谈化色变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正是在这样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促动下,以中国化工报社为代表的一批有责任担当的业内组织揭竿而起,扛起了在全行业倡导美丽化工新理念的大旗。

作为美丽化工主题宣传活动的重头戏,美丽化工高校巡回演讲倾注了各方人士很多的心血,金涌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自2014年以来,美丽化工高校巡回演讲已相继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为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带来了美丽化工的新理念。金涌作为最主要的演讲嘉宾,以独到新鲜的视角、深入浅出的阐述,像播撒火种一般,为广大化工学子做了美丽化工科学真理的第一堂启蒙课。

除了走进高校宣讲美丽化工,金涌还利用各种机会将美丽化工推荐给广大的化工企业和园区。在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金涌应邀做了美丽化工——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讲,让人们对现代化学工业有了崭新的认识。2016年,金涌应邀到扬州化工园区,做了题为《美丽化工——创新驱动的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专题讲座。

金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呵护着美丽化工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让他得以茁壮成长。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美丽化工必将让化工更美丽、让世界更美好,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其在倡导美丽化工方面一以贯之的卓越贡献,在2016115日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与中国化工报社联合主办的美丽化工——风云十二五精英评选颁奖仪式上,金涌实至名归地当选为中国石化行业十二五十佳人物奖。

提起化学工业,有不少人会想到环境污染、高风险。笼罩在质疑、恐惧阴影下的化学工业,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自2009年以来,金涌一直在思索探究这个问题,并以开展化工科普活动为突破口,开展了一场知行合一的伟大探索。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和化工产品。金涌说,我国每年生产的合成纤维约占全世界60%,可为全球每个人制作4套衣服;生产的农用化学品,如化肥、薄膜、农药等,使粮食产量从建国初的1亿吨提高到如今的6.5亿吨;全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6亿~20亿平方米,水泥、钢筋、塑料、涂料等大都来自化学工业;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生产和使用所需的汽油、柴油、电池、橡胶等,同样来自泛化学工业。此外,化学和化工更是高新科技的源头和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各种高性能材料,包括高强度、高耐热、高耐寒、高气密性、高超导、超细、超含能、超结构和自组装材料等,都需要化学化工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化学工业还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广阔前景。100年、500年、1000年以后,地球上现在常用的矿产企业、化石能源可能面临枯竭。只有依靠化学化工开发出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界合成的物质,大概是107万到1010万种。可以人工合成的物质,据估计达到1030万甚至10200万种。人工合成前景之广阔,无疑将对人类福祉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夸张一点说,化学和化学工程师是仅次于上帝的事业。上帝没给我们的,它给了。金涌说。

然而,由于管理缺位和安全意识淡薄,一些和化学工业有关的事故频发,人们似乎患上了化工焦虑症,对化学工业避之唯恐不及。近年来,许多负面信息把化学工业妖魔化了,民众对化工产生了偏见,家长和学生对学习化工怀有恐惧心理。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专业,却在专业人才培养环节遇冷。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必将对我国化工学科教育和化个产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金涌意识到,向社会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尤其对青年做出正确引导,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世界会因为化学工业而更加美丽,这已经成为一件必须抓紧去做的工作。而在金涌看来,在基础教育中以科普形式传递化学前沿知识,是增强化学化工学科吸引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当然也可以到中学做讲座、办夏令营,但毕竟受众面小。如果把几万张科普光盘、几万本科普参考书配备给中学,给新入学的相关专业大学新生播放科普片,效果会大不一样。在青少年中加强化工知识科普教的念头像一粒种子,在金涌院士心中迅速萌芽。

2009年,经金涌院士发起,中科院、工程院43位院士联名发表了《振兴化学与化学工程教育,从中学生抓起》的倡议书,号召通过化学化工的科普教育,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化学化工专业的前沿进展。2010年,高中化学与工程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衔接研究项目由中国工程院批准立项。2012年,该项目分别被列为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技协会重点资助项目。

由金涌院士总策划、清华大学化工系教师组成项目实施团队,多位院士、几十位在高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热忱参与了短片制作及配套科普书籍的编写。期间,院士及专家们在几乎没有任何可现成利用资料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反复探索,召开研讨、修改会议上百次,反复打磨修改各方面的细节问题。

科技工作者除了做研究,也有义务为社会服务。再伟大的科学家也有进行科普宣传的责任。金涌说,相较于做研究写论文,科普工作并不是件容易上手的事情。尤其考虑到受众是对专业知之不多的中学生,视频选择哪些主题,以什么形式表现,都需要一步步摸索。

经过多方调研、多次讨论,编写团队确立了当今世界前沿的化学化工科技成果为首选,希望能让青年学生了解化学化工的内涵和深度。选题确定后,各位专家在研究工作之余,亲自撰写脚本。如果内容不够通俗易懂,就反复修改打磨。拍摄时要实现对抽象概念的可视化,难度很大。科学家和艺术家反复讨论,通过制作动画、演员表演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概念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20165月,题为《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的视频短片及配套科普书籍终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付梓出版。我们做这件事是无偿的,就是抱着让青年了解化学化工的一颗心。能对我们国家化学化工事业作点自己的贡献,足矣!金涌说。

在这套科普视频和书籍中,看不见、摸不着的M13噬菌体病毒,通过基因改造,学会了发电,成为能提高锂电池电量和功率的重要材料;受损失的航天器,借助特殊的复合材料,可以像受伤的动植物一样,识别自身损害,快速进行自我修复;一粒普通的药物,利用先进的药物传递技术,实现了定时、定量和定向释放,药物使用变得更加精准和便利。这些脑洞大开的知识技术与创意,将无比神奇的科学现象和科技成果娓娓道来,展现一个个无比奇妙的化工世界。

金涌说: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科普作品,将最先进、最前沿的化学化工技术进展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家,让人们从科学和工程的前沿视角,看到不一样的美丽化学和美丽化工,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化学化工的学习和研究,并立志终生从事化学化工事业。

令人欣慰的是,科普视频推出后,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项目组在清华大学化工系等多所高校及多所中学进行了试映,学生们普遍反映很有启发,提高了对21世纪化学化工的认识。

我们将在全国面向高中和高校无偿发行2万套,希望这部片子能播放5年甚至10年,如果一年有一批学生观看学习,那么5年、10年就会翻倍,这将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啊。金涌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在金涌等的大力支持下,20166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科普联盟在京成立。至此,化工科普不再孤单,有了自己的平台和组织,汇聚起不断壮大的力量洪流。

从毕业算起,我已经在化学化工领域工作57年。希望有更多热爱化工事业的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化学化工事业,为美丽化学和美丽化工贡献力量。如今,耄耋之年的金涌院士还在为化工科普事业忙碌奔波。他正憧憬着未来,继续和科学界的同仁们一起,奋战在化学化工科普教育的第一线。

人物介绍

金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1935年生于北京,满族爱新觉罗氏。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曾一度辍学,解放后作为贫困学生获得政府资助,以全优成绩高中毕业,并被选派赴苏联留学,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苏拉尔工学院。1978年任清华大学讲师,1980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8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9年领衔组建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速流态化的多相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反应动力学、数模以及反应器分析、设计和开发;清洁化工艺,包括气固、液固循环床合成反应、移动床重整等;化工反应反应和反应分离过程耦合;粉体技术,包括超细粉合成、包涂改性、干燥、掺混和气力输送等;生态工业工程与工业生态园区规划等。其研究成果成功用于指导六种工艺,30余台大型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的改设或设计。获198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省部级奖励十余项,获技术专利3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专著2本。

2007年,获得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的PSRT流体化讲座教授奖。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近年来,在化工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煤化工科学发展、为PX产业正名、美丽化工、化工科普等公益性事业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为中国化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卓著贡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贺州探索构建国内首个高端碳酸钙循环产业链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贺州讯(记者 骆怡 夏晓云 通讯员 陶建伟)12月初,在贺州市旺高工业区,广西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宽阔的厂房里,一台目前贺州最大的立磨机正全速开动,将矿石研磨成粉体,再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超

0评论2024-12-315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