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聚和材料”)于2023年7月14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总计人民币32,248.3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公司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上述事项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 投资项目名称:项目一: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项目二: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及金属粉体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投资金额及资金来源: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20,119.55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金额22,352.05万元(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建设实际投入为准),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批次投入。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及金属粉体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0,010.68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金额9,896.25万元(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建设实际投入为准)。
● 本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相关风险提示:本次投资的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因宏观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路线变化、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市场拓展未达目标等因素,可能出现项目实施顺延、变更、中止、项目效益不达预期等风险。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0月18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504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8,000,000.00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10.0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80,000,000.00元,扣除保荐承销费用人民币120,000,000.00元,减除其他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发行费用人民币39,867,437.73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920,132,562.27元,上述资金已全部到位,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2年12月6日出具信会师报字[2022]ZF11361号《验资报告》。
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上述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开设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公司已与保荐机构、募集资金专户监管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1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根据《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以下项目:
(二)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公司于2022年12月20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会影响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2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等),增加公司收益,保障公司股东利益。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2年12月21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4)。
(三)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公司于2023年1月12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人民币56,700.00万元的超募资金进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补流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9.95%。公司承诺每12个月内累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将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本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影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在补充流动资金后的12个月内,公司将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3年1月13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5)。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3年4月19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22,416.79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人民币3,996.74万元(不含税)。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3年4月20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15)。
三、本次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具体情况
为提高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以下项目:
注:项目投资总额为150,130.23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32,248.30万元,剩余资金以自有资金、自筹资金补足。
(一)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项目实施主体: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址及用地: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区,总面积约60亩,具体用地面积和地块实际范围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核定和批准为准;
项目建设内容:年产3,000吨电子级银粉生产及研发项目,配套的公用工程、罐区、仓库和辅助设施等;
项目投资规模: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20,119.55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金额22,352.05万元(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建设实际投入为准);
本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实施,预计投资总额为120,119.55万元。在项目建设期内,将完成硝酸银生产装置建设、银粉生产装置建设、配套的公辅工程、环保设施等建设、研发中心的建设等。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拥有年产3,000吨电子级银粉的生产能力。
项目投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建设周期:根据项目实施阶段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拟建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8个月(不包含项目前期),具体进度计划见下表。: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作为光伏技术中关键核心材料之一的高性能银浆-银粉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光伏对电子级银粉的需求预计还会进一步爆发式增长,同时,国产替代比例也不断上升。
导电银浆上游硝酸银、电子级银粉生产技术长期由国外公司垄断,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计划拓展银浆上游产业链,在常州布局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基地。
公司凭借多年的生产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基础,结合核心技术专家超过20年电子级银粉规模化生产经验,并与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旨在快速量产可用于光伏银粉等领域使用的高纯硝酸银,解决上游原材料领域产能“卡脖子”问题,加快电子级银粉的生产,促进新能源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基于上述因素,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决定拟3,000吨/年电子级银粉生产装置,并打造功能性研发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硝酸银生产装置。
(2)银粉生产装置。
(3)罐区。
(4)配套的公辅工程,包括变配电、消防、冷却水、冷冻、空压等。
(5)环保设施
(6)新建研发中心,开发、设计新产品,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光伏电子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相关材料的研发。
3、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1)光伏产业持续增长,带动我国光伏导电浆料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品种。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5%,并不断引领全球的新技术,国际竞争力继续巩固和增强,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2019年我国光伏电池片108.6GW,同比增长28%;光伏组件产量98.6GW,同比增长17%。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8.2GW,2021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198GW,同比增长46.9%。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8GW,同比上升13.9%,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75GW,累计装机达到约383GW。新增光伏装机将稳步上升,带动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市场需求大量增加。
(2)正面银浆国产化是国内光伏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光伏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是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平价上网时代,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主题,银浆和设备端成光伏电池降成本的关键。正面银浆由高纯度的银粉、玻璃体系、有机体系等组成。上游行业为银粉、玻璃氧化物、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行业,下游行业为太阳能电池片。正面银浆是光伏电池片的关键材料,对其光电转换效率有重要影响。银粉是银浆的主要成分,采购占比达到90%。所以银粉作为正面银浆的导电相,是正面银浆制备的关键技术壁垒,选择银粉的粒径、形貌,以及银粉在银浆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正面银浆的导电性,这些性质也将重要影响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所以光伏正面银浆对银粉性能要求很高。目前生产正面银浆用银粉厂商主要包括日本DOWA、美国 AMES 等,现有光伏银粉供应商中,日本DOWA银粉粒径集中、表面有机包覆较好、分散性良好、质量稳定,且产能充足,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正面银浆用银粉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光伏电池片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是硅片,占比接近65%,非硅成本中,占比较高的主要是正面银浆,占比超30%。正面银浆占电池片成本的 10%左右。由于银浆的主要成份为银粉,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挂钩,因此银浆方面成本下降的主要路径有单耗的减少、银含量降低和国产化,在不影响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的条件下,浆料国产化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