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6日至8日,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中,郑州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市级领导和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县(市)党委书记、市直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奔赴苏州、宁波、成都等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全面加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 5月10日,郑州报业集团派出记者分赴三地采访,沿着郑州市党政代表团的行程线路,探寻三地在产业培育、结构调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理念、思路和创新举措,推出“学习找标杆 借鉴提标准 转化见标志”系列报道。 今天推出第五篇:《宁波,纳米材料如何成为电子厂商的“新宠”?》,学习宁波新材料企业不断探索实践,突破纳米金属粉体材料的“卡脖子”技术。
你知道吗?大到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小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甚至一个小小的自动晾衣架,都离不开一个个细如粉末的陶瓷电容器。
片式陶瓷电容器,又被称作MLCC,但在业内,专业人士更喜欢称呼它为“电子工业大米”,因其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大米一样必不可少,是电子工业用量最多的元器件之一。
随着MLCC的蓬勃发展,它的上游原材料超细镍粉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世界上能够工业化量产MLCC等电子元器件用镍粉的企业很少,来自宁波海曙区的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
据悉,宁波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广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集高端电子专用纳米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它不仅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的标准,公司采用的常压下等离子体物理气相法制备纳米金属粉体材料,还填补了我国该技术产业化的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
5月12日,记者来到了紧邻宁波奉化江的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在其展示厅内,看到数十种不同的镍、铜、银等金属粉末材料,而这些小小的粉末背后是企业多年研发的成果。
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益龙说,纳米镍铜粉产品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目前全球从事该产品生产的企业共有六家,除本公司以外,另外五家均在日本。目前,随着下游应用的不断发展,MLCC呈现微型化、大容量、高叠层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市场上的纳米金属粉末材料粒径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基于此,我们持续研究,成功开发的80nm镍粉产品被应用于世界上最小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