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材料+设备”双轮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 天通股份2022年业绩再创新高

2023-04-18 16:4864850

 

4月15日,天通股份(600330.SH)发布了2022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天通股份2022年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5.08亿元,同比增长1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61.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25.81%,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数据均再创历史新高。


2022年,天通股份坚持晶体材料和关键装备、粉体材料和关键装备两条业务主线,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在保持公司在磁性材料、晶体材料领域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粉末材料烧结设备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下游产品及客户,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增量业务,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拓展高景气度应用领域,下游客户结构逐渐向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倾斜,增强业绩增长弹性。


“材料+设备”高度协同 “多点开花“助力业绩高增长


近几年,天通股份营收、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营收、净利润再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业绩创历史新高。


对于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天通股份解释称,2022年专用装备制造与安装业务中光伏设备业务以及电子材料制造业务中磁性材料制造业务与电子部件制造与服务实现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比均有增长。


天通股份主营业务分为电子材料、高端专用装备两大业务板块。在公司发展早期,天通股份的主业仅为磁性材料,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了“材料+装备”的发展战略,由此,公司业务领域拓展至高端专用装备。公司电子材料业务亦由磁性材料,逐步扩展至蓝宝石晶体材料、压电晶体材料(压电晶圆)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通股份电子材料与专用装备业务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公司持续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有助于材料端制造工艺优化,装备端生产良率提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公司专用装备制造与安装业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7.1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5.44%。其中,光伏设备销售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光伏晶体机加设备。2022年,天通股份创新产品“立式开磨一体机”开始批量投产,有效提高了公司光伏晶体机加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伴随着大尺寸硅片及N型硅片的技术发展,对长晶设备及加工设备的替换需求上升,天通股份积极推动和合作伙伴的协调创新,持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晶体材料设备充分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成长拉动,新型长晶和加工设备这类促进行业效能提升的专用设备有望成为天通股份未来最大的爆发源。公司所制造的晶体材料相关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晶体的生长制备以及后端截断、开方、研磨、抛光等等工序,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蓝宝石等领域,而目前最核心的应用领域毫无疑问是快速成长的光伏产业。


至于电子材料制造业务方面,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6.8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2%。收入增长主要系电子部件制造与服务的业务结构变化导致。2022年自购料业务收入占比从69.30%增长83.10%,销售收入额增长3.48亿元。此外,蓝宝石晶体材料制造业务,上半年下游客户对消费类市场行情预期较为乐观,蓝宝石材料量价齐升,迎来景气周期,2022年下半年随着同行产能逐步释放,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发生变化,但天通股份通过诸多技术改造工程,稳定400kg晶体量产,提升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全年蓝宝石经营利润保持同比增长。


构筑坚实技术产能双壁垒 厚积薄发拥抱高成长性


如果说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体现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研发投入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公司未来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潜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通股份高度重视创新研发,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22年,天通股份研发费用为3.22亿元,同比增长25.9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7.14%。


截至2022年底,天通股份拥有586件电子材料及装备核心知识产权,涵盖主要产品和生产环节。公司成功研发并量产6英寸声表级的钽酸锂(LT)和铌酸锂(LN)晶体和黑化抛光晶片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晶片大尺寸化和超薄化的发展趋势,在6英寸及以上规格晶片的开发和工艺技术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天通股份“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片”被成功认定为2022年度国内首批次新材料,是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和国家通信产业急需重点攻关的一种电子专用材料,也是天通股份压电晶体材料入选工信部移动终端用射频滤波器“一条龙”应用示范后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此外,2022年公司装备产业发明专利授权6项,子公司天通吉成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光伏设备“SIF160全自动硅单晶生长炉”获评浙江制造精品。


除了材料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规模效应,在技术层面打造护城河外,天通股份还加码产能布局,2022年完成23.45亿定向增发,投向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智能装备项目。


其中,“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的设计产能为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该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方面的产能,既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晶体材料生长领域的技术与平台优势,又能借助下游器件国产化的契机快速实现规模化,快速抢占产业链上游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内主流滤波器厂商中的市场份额,巩固公司的优势市场地位,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新型高效晶体生长及精密加工智能装备项目”将购置复合磨床、立式加工中心、硅片几何参数测量仪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建成专业高效的新型高效晶体生长及精密加工智能装备智能化生产线。该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压电晶圆和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有利于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全面提升研发实力,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望未来,天通股份表示,磁性材料将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储能、无线充电等市场,做好技术储备与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在传感器、薄膜材料等新应用领域的产品开发,不断开发完善如注塑成型、特殊气隙等新制造工艺。同时,天通股份将牢牢抓住光伏行业硅片厂扩产及原有设备升级换代的机遇期,加大光伏单晶生长炉及配套切磨抛设备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通过持续创新提升市场占有率。


天通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正不断巩固企业竞争优势,构筑坚实技术产能双壁垒,着力深挖企业永续发展护城河。分析人士指出,天通股份材料与装备业务双轮驱动,工艺技术领先,核心设备自主可控,伴随磁材和蓝宝石积极扩产及新型长晶和加工设备量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龙头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采访韦家谋博士——探索芯片抛光“无人区”
芯片可以说是我国战略发展行业“卡脖子”的重灾区,由于外部限制和技术封锁,加上国家在这个领域耕耘的时间尚短,如何在核心制程取得关键突破(如国产替代),成为当下相关产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

0评论2024-07-15138

250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开招标:扫描探针显微镜
项目概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扫描探针显微镜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www.oitccas.com 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8月25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OITC-G230320036项

0评论2023-08-075029

正力新能确认出席2023先进正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
中国粉体网讯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高达30%-40%,是最为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当前,受电动车、储能等市场的带动,磷酸铁锂,三元等正极材料正处于市场高速发展阶段:老牌厂商,上游跨界,企业转型……各

0评论2023-08-074636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