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让“镁”走进千家万户(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01-03 15:15390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潘复生——


让“镁”走进千家万户(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物名片


潘复生:1962年生,浙江兰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从事高塑性镁合金、镁电池、镁固态储氢材料、轻合金先进成形加工技术和深度纯净化方面的研究,牵头组建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论文7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50多项,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余项。


记者来到潘复生办公室时,他刚刚结束一场和国外同行的视频会议。潘复生团队在镁合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许多机构纷纷寻求和他合作的机会。


20多年前,作为一种轻金属,镁的巨大潜力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如今,我国的镁合金技术和镁合金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潘复生正是这条道路上的领跑者之一。


勤奋刻苦:从中学临时代课教师到工程院院士


1962年7月,潘复生出生于浙江兰溪的花塘村。“小时候,上学需要走一段很长的小路,路面高低不平,路边还有很多水塘。每到冬天下雪结冰,掉进水塘里是常有的事。”到校时,潘复生经常一身污泥。但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前到校。


童年时的求学路,让潘复生体悟到了两个道理,并且贯穿他的科研生涯:“一是要学会合作。路太滑,我和小伙伴们就得手拉手走路,大家互相扶持,才能避免摔到水塘里。二是要学会坚持,虽然道路崎岖坎坷,但是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达成目标。”


1978年,潘复生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粉末冶金专业。但在进大学前,不到15岁的他已经在当地中学担任临时代课老师,负责教高中物理和化学。


和学生同龄,甚至比学生年龄还小,一开始,潘复生站在讲台上有些担心。再加上参考资料很少,教学条件有限,怎么教呢?


“我之前学的物理化学,侧重于应用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少。”于是,潘复生拜访了不少有经验的老师,还找齐了各个版本的课本,吃透每本书的内容。有时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走好几里山路,求教刚毕业的大学生。早上出发,弄明白问题后,时间差不多就到晚上了。这时,只有挂在山顶树梢上的月亮与他为伴,为他照亮回家的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贺州探索构建国内首个高端碳酸钙循环产业链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贺州讯(记者 骆怡 夏晓云 通讯员 陶建伟)12月初,在贺州市旺高工业区,广西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宽阔的厂房里,一台目前贺州最大的立磨机正全速开动,将矿石研磨成粉体,再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超

0评论2024-12-315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