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未填写
  • 电话:15830739566
  • 手机:15830739566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供应产品 > 德辰碳素高功率石墨电极
德辰碳素高功率石墨电极
产品: 浏览次数:668德辰碳素高功率石墨电极 
固定碳: 0.98
规格: 直径450
单价: 14500.00元/吨
最小起订量: 2 吨
供货总量: 500 吨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0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1-12-28 04:07
 
详细信息
固定碳 0.98
规格 直径450
灰分 0.0001
挥发分 0.002
品名 石墨
水分 0.0001
颜色
品牌 德辰碳素
型号 高功率石墨电极
膨胀度 0.01倍
筛上物粒度 0.85
筛下物粒度 0.05

portant;"="">

石墨电极在电弧炉内送电中产生的电弧有长、中、短弧之分,而熔化炉料和升温则取决于电弧功率。弧长与二次电压成正比关系,与二次电流和升温速度成反比。为提高冶炼速度而大幅度缩短冶炼时间,均采用强制吹氧的高化学能操作,这对石墨电极的抗氧化性和抗热性和抗震性提出了要求。冶炼中石墨电极的端部消耗包括——电弧高温中产生的升华,与钢水和钢渣接触中产生的化学反应。石墨电极的氧化损失约占总消耗的2/3 左右,其氧化损失是单位氧化速度与面积的积且与时间有正比关系,冶炼中加热时间越长消耗越大,所以在电弧炉电极上安装水冷喷淋系统。正常冶炼中石墨电极进入钢水的含碳量一般为0.01%左右,其端部消耗开关呈非锥尖状为正常现象。

portant;"="">

2

在冶炼中产生的石墨电极的残体消耗


残体消耗是指冶炼中下支电极因故掉入炉内并成为终废品而脱离生产过程的非生产性消耗部分。残体的产生不仅与接头和电极的内在质量有关,而且还与炉内布料分布、炉内气氛和送电操作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外观现象有:残体底端部有“人” 字型裂纹且有大型纵裂或劈裂;连接处不严密致使接头先行氧化而脱落或折断;连接不到位或配合不好而产生脱落或折断;电极受外力作用发生接头或孔底部折断;电极受外力作用发生接头或孔义部折断; 炉内布料不合理致使穿井后塌料面积大或送电曲线操作不合理均能造成电极严重折断;电极本身质量差等。这部分损失在保证电极质量的前提下,正常生产中产生的量不大,但直接使用者对此却很重视。

portant;"="">

3

电极表面氧化剥落并伴有开列和掉块的消耗


在正常冶炼生产中,若石墨电极表面出现凸凹不平或伴有剥落和掉块现象,那么在钢水中就存在了增碳问题。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了电极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差;另一方面则是冶炼中水平吹氧时间过长或吹氧量过大而造成炉内和炉上严重富氧,致使电极过氧化损失加大;  第二是如果存在严重的脱落现象,还必须要考虑到电极的问题。这种非正常消耗是对产品内在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的一种考验。

portant;"="">

4

冶炼中石墨电极折断所造成的直接损失


石墨电极在所有的电炉冶炼中产生折断是常见现象,也是影响消耗的主要因素。在复杂的环境中连续消耗使用偶尔发一折断是正常现象,但连续发生折断就不正常了。究其原因与诸多因素相关。总体看可分为:人为折断和机械折断。人为折断包括:吊运中磕碰、划伤, 连接不到位或方法不当,平持器中滑动不当,硬碰撞或传动控制灵敏度差等。机械折断中除机械故障外,电极质量问题和操作问题往往是同时存在而且很难分清。存在以下现象。

4.1 电极本体折断现象

一是电极可能有结构缺陷可强度较低;二是冶炼中穿进后仍短弧操作而有较大塌料的侧    向撞击力;三是炉上三相电极严重不垂直且有挂炉炉渣或刮炉盖现象等。折断时声音很脆很大。

4.2 电极本体孔底折断现象

一是电极端部结构疏松或有暗纹、接头与孔配合不当或材质差异线膨胀系数不匹配;二是整相电极不同心,电极行程过长或升降不灵敏;三是炉内面料不合理,电极下方有不导电物等。折断时声音不大但倾斜较重。

4.3 接头折断呈不规则现象

一是接头加工锥度有差异或接头孔椭圆度过大;二是联接时孔内灰尘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致使接头丝扣局部氧化过快;三是电极联系不到位而未达到力矩要求产生松动;四是把持器倾斜,电极与炉盖孔不同心等。折断时声音脆而小。

4.4 接头折断呈规则现象

一是接头自身质量差异大,接头强度满足不了冶炼炉况的需求;二是电极孔与接头公差配合不当或联接力矩达不到要求产生退扣;三是供电中二次电流波动范围过大或有突增现象, 瞬间电流远超过额定值1.2 倍以上;四是输和功率过大时产生的热震动也过大,电极联接处歇发红而显示电阻过大。折断时声音发闷。


portant;"="">
询价单
0条  相关评论
联系电话
15830739566
返回顶部